欢迎访问华东钢材网!

  • 微信

当前位置:华东钢材网 > 行业资讯 > 地轨行业资讯
钢铁行业需防范最严环保法下的法律风险
发布时间:2020-12-25 11:59:11 点击次数:622


“中国钢铁工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行业清洁生产、环境友好型示范企业,有了以太钢、河北钢铁(2.11, 0.01, 0.48%)集团唐钢公司为代表的与城市和谐发展的花园式工厂,有了以首钢京唐公司为代表的循环经济生态园区。”刘振江强调,“钢铁工业是传统的资源能源高消耗、排放量大的行业,历史形成的钢铁企业大多数又位于城市周边或城市副中心地带。因此,钢铁企业的能耗、环保和绿色发展问题一直是重要问题,中国钢铁工业的环保在不断进步中仍然形势严峻。”


刘振江认为,中国钢铁工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4个方面:


一是排放总量大,超标排放仍然存在。部分地区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。近两年的雾霾天气已使人们难以忍受,尽管雾霾成因于多方面,但在社会舆论中钢铁仍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。


二是不少企业的环保意识、法治思维还基本处于被动状态。由于过去法律不严、执法不严,对企业环保投入没有形成正相关激励机制,形成不少企业在污染物排放上存在侥幸心理。应该说,企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加强,但仍有不少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上基本处于被动应付状态。


三是环保技术和装备投入参差不齐。正规大企业和重视环保的中小企业相对还好,确有不少企业舍不得环保投入或投入不足,存在欠账问题。对照国家新标准,许多企业就当前的排放水平进行预评估,相当部分企业的环保装备水平或过程控制不能达标。


四是新《环保法》对钢铁企业针对性强,落实难度大。《环保法》的修订,标志着我国开始以“壮士断腕”的决心和勇气向污染宣战。这对钢铁企业来说,将面临更加严厉的法制约束和空前巨大的法律风险。环保要达标,投资额度也很大。初步测算,除矿山外,钢铁生产全流程全系统的污染治理技改工程投资,包括烧结烟气全面净化、高炉系统全面达标、炼钢系统全面升级、焦化系统全面达标、轧钢系统完善,总计需500亿元以上。在产能过剩矛盾突出、全行业整体微利、部分企业连年亏损的复杂情况下,企业再出巨资投入治污技改确有难言之苦。但难也不可不为,等着被罚的代价也不小,还得千方百计解决。



技术支持:易动力网络